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

无上正觉和魔王世界的一念之差_庐山听荷涧_天涯博客

无上正觉和魔王世界的一念之差_庐山听荷涧_天涯博客:

无上正觉和魔王世界的一念之差

  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原韪目:《魔王》
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作者:谢安朔


````“你最近和“不二”干上了?每天微博里“不二,不二”说个没完没了,够执着的。” 

````“每次证悟到全新的境界,就会凝聚全部的精神投入,每天或有新的进展,就迫不及待的写出来,生怕忘记,就是想把修行,每一个次第、觉受、直到最后觉悟圆满的过程,详细记录下来,这样就可以看到一个修行者成就的完整过程”。

````人生得一诤友,对于渴望真理的人,是极其珍贵的。他斜眼看着我,坏坏的笑,“你啊,千万不要被人们的吹捧,捧晕了头。修行者,唯有真理本身,值得你去珍惜,任何人对于你的评价,都不足以让你去执着 ,让你去看重和感受的。只有真理的纯正,才会使自己成就,才会让你未来绽放的智慧圆满、无漏。”我皱着眉头,反思自己。“我好像没有啊,我内心没有对于别人吹捧和尊重的渴望,你知道,我一直是很朴实,诚实简单。”“行了,在我面前你还装,你丫心底里,潜意识里渴望被人崇拜,被人尊重,被人承认的极度愿望,我还不了解你?”

````此刻的感觉,犹如瓜熟蒂落,内心震动,大汗淋漓,内心深处的恐惧感,蔓延全身,汗毛直立,渴望人类的尊重和崇拜,这,绝对是魔性的根源。精进勇猛的修行者,对于内心的真实忏悔,对于自我修行的严格,对于真理无上的渴望,对于人性的苛刻,对于修行的勇猛,对于信仰的绝对虔诚,那是我生命全部的实践。十九年修行的时间,内心懈怠的时候,是屈指可数的,每天一睁眼,第一件事情,就是澄净心灵,明确对于真理觉悟方向。指导修行者法性圆满过程,到了觉悟程度,就是正空不二。何为正空?不落两边的就是正空,是真性本体,消退执着万物表相,内心的欲望、情感就会减少。同时,不落入对于空无一物的偏空之中,执着于空境无存,这也是执着 。如如本体无漏,不二,一定不会落入“形,相,感,知”,一定不在概念,不落觉受,觉悟空有是解脱法性成就的过程,一切光明、智慧、觉悟、神通、心性、法理,任何有相、无相,任何感受,或者无感知的状态,统统都要舍尽,解脱空性境界,法有束缚,如如不二,法空通透,空法妙用,自然彰显。

````内心对于真理的虔诚,决定修行者境界纯正和修行进步提升的进度。你是为了自己修行的圆满,而执着于真理,还是生命之中唯有真理的存在?对照真理的标准,可以割舍自我的生命。如果修行者,心底里,对于自我的认知迟迟不去,那么,对于真理的修行,就一定会在最后一步落入魔障,这是一件重大的事情。

````什么是魔?

````证得不二的修行者,法我皆空,体性通透。性是万法,体乃如如,宇宙万有,是万法形成,而万法,却与空如不二,是空如的投射。修行者,人性漏尽方无迷障,如如本体无存无漏,觉照三千大千世界,无智却圆满洞知苍穹万有之奥秘,无慧却无漏洞照宇宙万有过去未来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亘古未来,与刹那不二,十方诸佛,无量无尽沙数世界,与如如不二,众生真性,如如不二,诸佛心印,如如不二,大圆镜智慧,遍照一切,性平等智,众生无分别,虚空藏智,法与空如一体,真空生妙有……

````在不二的境地,真性开始彰显空性自性,内在实无一个可以“修行”进步的次第,没有法性表现,也没有觉悟法理,更没有光明觉受,就是“正空”。不在法性光明,也不在“空性”无存,如如与宇宙不二,如如与众生不二,如如与万法不二,可是却无法落入万法、落入众生、落入宇宙的限制之中,此为觉空。这里唯有“还原”真如面貌的过程,却丝毫没有任何修行的次第,就好像,天空之中乌云被拨开了,见证了如如空灵的面目,任何法性理性的力量在这里都是乌云,无法触及天空,只能掩盖,无法澄清,所以,唯有空定、还原、清醒,这就是修行者为什么到了最后时期,一定是寂静、空灵、苦修、远离尘嚣的原因。

````众生自性真空,与佛陀无二,体性相同。但是在修行者圆满前最后一步,空性的显现,在解脱无始劫妄想因果,真性圆满的前刻,附着在人性最微观、最深入、最细微的生命存在物质,有一个破除最后人性,绽放本觉真性的过程。舍尽自我无漏人心,是为如如圆满,不二无漏,不动,不变,不灭,不生,遍及万有,众生性同,是为圆满真性如意万有的如来。如果,思维意识中,有一丝的自我,不愿意割舍,执着自我获得,原始真性,瞬间就会因为这个“自我”的认知,幻化出无量天国世界。

````犹如管理国家的大臣,原本即将获得国王的宝座,却在最终关头,得罪了国王,被抄家灭门;真觉无我,空性离空,觉空绽放万法,形体通透,与众生无二,与诸佛无二,与诸法无二,遍及苍穹,细微尘埃,都是如来藏,皆是不二如如,大圆满觉悟。无我,宇宙却是我,众生皆是我,诸佛与我不二,我却没有实体存在,万法万有,众生诸佛,皆是如如所现,万有与不二无分别,却无法限制不二,这就是真性,而在修行分解人性最后一刻的过程中,你要是发现不了人心“自我”的细微需求习气,就会瞬间入魔。这个自我,其实可以不断分解,自我的意识,以念头、心灵感受体现,当组成念头的细微业障、习气,慢慢净化,念头就会消散,心灵因为情感欲望的淡漠减少,心灵空寂,心体消融,就会体现出来“念头的根源”,就是意识。当意识,被法性逐渐的净化、升华,意识的本身就会“法化”,此刻的“我”,已经不是三界六道之中的“业力观念”,而是一种“存在”觉知,就是“我”的修行,“我” 的成就,“我” 的圆满,“我”证悟的真理,这个“我”,已经是很有成就的大修行者,这个“我”,已经证悟了果位,这个“我”,已经可以超凡入圣,了无痕迹,却依旧有一个“我”的印象存在。

````一个虔诚的修行者,身上仅有一千元钱,在寒冷天气中,看到乞丐的悲凉,心生怜悯,同情,可怜,慈悲他,愿意“舍弃”自我的一切,去关怀,体恤,爱护,慈悲这个乞丐,用“爱”包容他,用“慈悲”救赎他的罪恶。用钱财“帮助”他的困窘,以最大的奉献与付出,成就别人的幸福,这就是菩萨界,利他无我,慈悲众生,以施舍,布施,割舍自我,利益众生作为“六度万行”的基础与核心,“舍弃”,是菩萨修证的核心,“奉献”是菩萨修证的表现,在慈悲之中,却没有解脱慈悲的“法性”,“空性”有漏。

````一个虔诚的修行者,身上仅有一千元钱,在寒冷天气中,看到乞丐的悲凉,对于乞丐,他没有同情,没有怜悯,没有慈悲,他视乞丐为自己,舍尽自我一切利益乞丐以及众生,他心里没有任何有区别于乞丐的“境界”,所以他不在“慈悲”之中,却是大觉悟,大圆满的“慈航普度”。视众生为自己,视诸佛为一体,他没有自我固守的境界,众生不二,性体不二,万有如如,众生如如无区别,这就是“真如”圆满,没有高低,尊卑,美丑,对错,贫富,生死,一切相的差别区分,自然不落对于“贫寒,疾苦,苦难,生,老,死,苦”的“慈悲”境界。这就是佛陀,圆满真理实相,洞知众生与佛陀不二,觉悟无上正等正觉,无漏洞知无量苍穹无限真理奥妙的如意法王,不二如如圆满正觉。

````了脱一切相,就解脱万法对于心性境界的束缚,见证不二,就是圆满真性,觉悟的开始。到了这一步,这个“自我”已经完全淡化,却依旧有潜在的“觉知”,无心才能无识,万法顷刻皆空,有任何细微的自我痕迹,不二空性就无法圆满彰显如如无漏不动,反而会因为这个牢固的自我意识,将成就几乎圆满的如如面目,瞬间“幻化”出来无量无际众生世界。这个世界,和如如不是同体,因为有“自我”存在,隔绝了如如的“不二”特质,此刻“如如”犹如真理的宝藏,原本无我,宝藏就是宇宙众生与真理。众生,诸佛,万法不二,是同一体,同一性,而现在,是“自我”利用了这一切宝藏,满足自我的愿望,利用宝藏创建了世界,而这个世界无比的真实,身在其中的众生,感受也是无比的真实。

````这个世界,与佛陀世界的形态,众生的形式几乎一模一样,只是内在法性特质的极尽微观中,基准因素不同,因为,此刻的世界,是几乎“觉悟”的大圆满者的念头幻想,却不是纯正大觉悟者正空离幻的“等正觉”。所以,形态之中,都具备无上威德,苍穹众生体现福报,无量光、无量寿、无量福,只是佛陀的世界,众生祥和、纯正、质朴,以舍弃为心性,以众生的幸福为幸福,以去除外相,感受法性如如为本体,以慈悲利他作为众生恒定的境界内涵,福德圆满,亘古长存,众生性平等,体不二,圆满无漏真如体现着庄严,殊胜,慈悲,威严;而“觉知”利用“如如”幻想出来的世界,光明绚丽多彩,诸神法相庄严却落入“浮华”,众生妖冶,不二的如如真性,通过“觉知”转化为了福德的“表现”,渗透着觉知的幻境,无量众生的生命微观下、生命的基准,都渗透着“意识”痕迹。

````这个自我,不是人间的“感受”,而是三界内,神灵的“认识”,这种认识,因为是“觉知”从如如幻化出来的,具备了法性能量,表现福德的“愿望”,可是这样的法性表现是不圆满的,有分别的,众生等级森严,以神通大小的果报恒定境界高低,以“获得”为快乐,以执着法性彰显“表现”为满足,众生的幸福感受,不是源自于自性的如如真性,而是依据外在法性“表现”而产生觉受,是不圆满,不究竟的境界,离开了法性的光明绚丽表现,离开了神通广大的能力,离开了洞照一切万有的智慧,众生就索然无味,这就是魔王。

````? 魔王世界的一切众生,将他们的外在表现,法性光明,神通,智慧去除,微观尽绝,看待众生的本性,在真性根本的地方,却被一个“觉知”阻挡,这个“意识”,凡夫叫“意识”,神灵称为“觉知”,就是那个即将要成就圆满的大觉悟者,临圆满前的一念,成就了魔王的体系。自己所有一切的成就,法性,空性,如如,都被这一个念头,带入了“魔心幻境”,因为他曾经是几乎证得正等正觉无上圆满的大觉悟者的前身,所以,当他成为魔王后,就具备几乎和如来一样的真性能力,具备几乎和佛陀一样的空性法有,万法妙用能力智慧,魔王是修行几乎圆满,未曾觉悟的佛陀,他就成为了正法的有力维护,能够逾越他魔性法力、境界障碍的,必定圆满成觉,不能逾越他的法性内涵,魔性诱惑的,必定进入他的宇宙世界,这就是维护正法纯净,纯正根本的因素力量。

````这也就是为何只有证得“真空”,离一切境界,离一切觉悟,离空觉智慧的大觉悟者可以不入三界六道轮回的原因,而菩萨,罗汉,声闻,缘觉,依旧会被“业力”感召,牵引的原因。

````而三界六道,因果轮回,众业所集而成的人间世界,自众生不二本觉迷幻的基准开始,渗透贯穿有魔性的因素,人性之中的贪婪、执着、仇恨、肆意妄为的欲望、妒忌、恶毒、狭隘、血腥、暴力,无一不是来源于魔性体系。魔王的世界有一个不变的规矩,就是以交换的形式维护众生的存在状态,当你想要满足自我的贪婪欲望,就要用生命之中其它的部分去交换,生老死苦,是魔性最基本的表现,因为你贪恋人间,享受情欲,名闻利养的果报,那么你所交换的就是生命的衰老、病痛、死亡。如果你想要从魔鬼那里获得更大的福报,获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福报之内的利益,满足人力无法完成的愿望,就要交出生命微观下累积的精微生命福德养分,这个灵魂,就真正的出卖给魔鬼了,死后一直会在魔鬼的奴役下,在地狱中沉沦。

````如果一个人,在人间这个中转站选择了升华解脱的路,佛性的特质,就是空性,就是清净,是无私奉献,是无我无存,放弃现实自我欲望,割舍人性执着越多,佛性的先天本性,就会苏醒的越多,生命解脱魔性控制的因素就越多,空性境界展现的福报,是生命本质不二真如原始的面目,所折射在修行者的心灵境界,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交换。一切福报,境界,神通,智慧,法力,都是自性通过法性内涵所绽放的觉受,是永恒不变,亘古长存,空性无漏,不堕沉沦。

````因为宇宙万有的根本是众生妄想,形成的诸种境界,任何境界内,都渗透贯穿真性空性,众生与苍穹的空性性质是统一无二的,任何生命,任何人都存在,所以不需要向外祈求,一切向外求法之心,都带有魔性的贪婪,选择了对于人间三界欲望幻想放弃的路,就是选择了佛性,而佛性必定是圆满无漏,遍及万有,符合了佛性特质,此人一生的表现,通常是清净淡漠,内心善良,宽容,习惯于奉献自我,利益众生,很难被自我的观念,欲望,执着蒙蔽心灵,生活清淡简朴,这样的人所获得的福报,往往不在人间展现,一般通常都是善终后,灵魂去往不同境界的天国世界。所以,灵魂的去所,是人类在有生之年可以自主选择的,选择欲望,情欲执着,就选择了无可更改的生老病死,轮回相续;选择了放弃自我人生索取,割舍情感欲望自私贪婪,就会面对本性如如,法空不二的本质,带给生命本质的升华。要清醒,我们的最终成就,不是谁赐予我们的,而是,还原了我们生命原始的面目,空性真如,觉空寂灭。解脱万有,空执的迷幻,就具足了一切如来的福慧威德,只看我们自心的选择,只看一生修行的态度,只看内心忏悔的程度,只看心性对于真理的虔诚,一生的心与行为,决定灵魂的归属。

````所以,一切修行中执着于神通,执着于景象,执着于自我,执着于享受,执着于名闻利养,执着于个人崇拜,自我陶醉的人,生命之中,都具备魔王的控制力。修行者达不到最终圆满的彻底觉悟之前,随时随刻,你的心思,意念,意识之中,都具备魔王的控制力,唯有证得自性空如,空觉一体,法空妙用,无生法忍,才能从生命万有的基准构成,解脱了魔性的束缚。

````正觉的特质---众生平等,无我无相,清净寂灭,法性纯洁,无私奉献,智慧圆满却没有智慧的执着,慈悲无量却没有慈悲的表现,道法自然,佛道同体。以正法示人,开示法理,破开境界迷障,摒弃欲望私心,以纯净心性为本体,以清净众生为己任,智慧破开迷障,慈悲无私奉献,正信,正念,无漏,无我,无欲,无求,清净淡漠,殊胜庄严,平和朴素,缓慢祥和。

````魔王的表现---等级森严,唯我独尊,法性绚丽,执着外在一切相,以炫耀神通为本能,以智慧大小为能力,慈悲以利益来获取交换,贪图名闻利养,恣意享受,贪婪爱慕色相,所以魔众生命表现的形式,女性都是无比的妖冶艳丽,男性英俊健硕,可以洞知他人的心态,以语言,神情迷幻他人,在无形无相之中,勾引起来众生无明累世的欲望诱惑,令众生颠颠倒倒,痴痴迷迷,昏智迷心,不能自己。以幻境为实相,以欲望为自心,以享受为存在目的,以妒忌为心性根本。

````详细的开示魔王世界的由来,不是为了提供神怪小说,而是为了警醒一切修行者,警醒一切渴望真理的信仰者,唯有真理本身值得我们去供奉、牺牲,而不是要从真理之处获得我们自己的利益回报。正法觉悟者是无我的,是唯有真理作为生命全部所有标准的,是空尽无漏的,是没有分别的平等,是没有着相的智慧,是没有我执的慈悲。而魔性,是唯我的,是以一切相阐述真理对比,勾引众生幻想的,是崇拜神通异能的,是利用真理的标准维护自我私心欲望的,是以神通法力大小恒定众生高低贵贱的,是以利益交换作为法性准则的。所以,正法所云“心外求法,皆为魔法,执着外相,皆为魔道”,向内求,证悟不二,获得真性解脱,如如不动,空法同体,法空妙用,平等,圆满,真如,无漏;向外求,欲望彰显执着,偏离如如,众生有分别,以外相恒定真理,划分高低贵贱,落入魔性幻想。

````虔诚忏悔,是一生修行的核心,是所有圆满真理的法藏根本,整个的修行过程,最最纯正,最最珍贵的宝藏,就是不断发现自己潜藏的错误,确实地坦白,深刻地忏悔。修行者的成就,不是建立在法性光明之上的庄严,而是建立在悔改错误,修正心灵的基础之上,一切智慧,万有真理,无漏法性,从根本上,彻底与外界没有丝毫关系,全部都蕴含在我们生命深处,心灵深邃的根本,那里就是如如的不二,万法的源头,不动的真相,解脱的天门。

````一切外界的条件,都是指引我们修行正确方向的道路,一切的上师,都是我们的引路人,我们开启心灵智慧的钥匙,可是,真理,永永远远,实实在在,从未离开我们,就蕴藏在我们的生命深处,靠我们的虔诚去探路,靠忏悔去接近。修行半生,我最大的资粮,来源于发现身上的错误,这是比得到外界给与的任何殊胜妙法都要实用、珍贵,我从来不怕犯错误,因为错误的发生,才能找到心灵深处隐藏的需求,发现需求妄想,才能改正动机思维,因为改正错误,妄想需求越来越少,而法性越来越强盛,到了最终,进入空觉无二,法即是空,诸法空相,诸法无实,没有心性基础,没有法性次第,没有觉悟智慧,没有慈悲境界,没有对比,没有高低对错,能够在这个境地,指导我们修行的,唯有对于真理虔诚的心,以及刻骨彻底的忏悔,发现错误,就能归正修行者的方向,而正觉的根本,正法的源头,就是无上至宝──虔诚,忏悔。修行者,对于时间的珍惜,就是对于真理,对于生命的珍惜,一刻不能停止,生命不息,精进不止,精诚一念,至死不休。
分类:跳出三界外 | 评论:1 | 浏览:349 | 举报 | 
'via Blog this'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